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0年度工作总结
2020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暴发,考验了机构应对大型突发事件的能力,从疫情严防阶段到常态化防控,机构都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2020年,是机构成立的十周年,围绕十周年主题,机构开展了系列宣传和表彰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机构的影响力。2020年,是机构“二五”规划的收官年,机构基本完成了战略调整,财务状况回到正常轨道,服务和管理工作也趋于稳定。具体总结如下:
一、机构总体情况
2020年,机构主要服务领域及用人单位有民政、司法、团委、妇联、公安局、政法委(办)、残联、社区等,分别派驻莞城、东城、南城、万江、松山湖、桥头、黄江、望牛墩等27个镇街(园区),除虎门、高埗、大朗、大岭山、石碣和寮步外,服务点基本覆盖全市。
基于服务系统,机构全年跟进个案1313个,其中新开个案471个,结案465个;小组开展数量351个;活动开展数量1452个;新增义工登记人数2314人,参与人次3276人次,服务时数13632.8小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合同整体完成率约94%,比去年下降6个点左右。
2020年,机构、项目、案例及个人不同层面均取得了不同的资质和荣誉。机构通过了“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简称EP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理事单位”等6个资质续期的评估考核,获得"2019年度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项目/案例方面,《当婚姻遇上毒品——戒毒人员家庭重建案例》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社会工作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金秋助公益·小雁闹新春”之“五福献祖国”项目荣获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和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资助、“守望松湖,我们在行动”水质监测护河公益项目荣获2020年“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奖、《花园新村“楼住有情人”楼道睦邻项目》与《莞城街道东正社区“幸福家园”社区服务品牌》荣获“东莞市十大优秀社区服务品牌”、《“阳光伴你行”东正社区私人定制服务项目》与《温馨楼道 父女微家》荣获“东莞市十大优秀双工联动案例”。个人和案例方面,唐景佳获得广东“最美禁毒人”;胡小茵、卢嘉欣撰写的《解冻“企鹅人”——社区困难救助个案》荣获东莞市2020年社会工作服务优秀案例二等奖;李碧晶撰写的《“接纳·融入”——社区精神康复患者社区适应案例》和李巧玲撰写的《“我是小组长”残障学员骨干培养小组》获得三等奖;李汝吉撰写的《“从无助走向自助”——一个戒毒康复人员的蝶变历程》和赖熙媛撰写的《祖孙牵手——长者生命故事项目》获优秀奖等。
二、主要工作开展及成效
(一)疫情防控得到全面落实
机构积极响应号召,落实国家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科学有序做好基层疫情防控,动员一线同工积极开展并协助各用人单位组织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累计开通心理咨询热线54条,宣传报道共计81篇,指引发布49个,累计接收捐赠人民币及其他抗疫物资折算3109322元,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
1.成立疫情防疫管理小组。由总干事负责统筹,副总干事负责疫情通报和资源链接、协调,各个部门部长负责防疫动员、宣传,各中层管理人员组成防疫分队,各自守土有责,相互配合。此外,建立党员防疫先锋队,党支部书记为队长,除休产假、居家隔离的党员外,18名党员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还建立党员市级后备机动防疫队伍,9名党员随时配合党委防疫服务工作开展。
2.做好防疫宣传。一是多种渠道收集政府、行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文件、指引等,并通过网站、公众号、线上宣传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和一线同工进行宣传。二是通过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网络途径,每天收集科学有效的信息,积极推送“战疫指南”“科普视频”“重要通知”“活动招募”等不同类型推文,通过线上进行全覆盖式防疫宣传,引导居民正确科学做好保护和防控工作,为社区隔离户、社区居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3.重视同工的安全。机构重视同工的安全,一是主动与各个用人单位沟通,跟进同工上班期间的防护物资配备、服务开展安全等。二是通过分领域线上会议,及时掌握每个服务点同工的基本情况,慰问一线同工,并提醒服务注意事项。三是为同工配备防护物资,机构购买一批口罩,并发放到每个同工手上。四是通过其他渠道,申领或整合其他物资和服务,投放到一线服务点和和同工。此外,申请专业的爱心消毒企业,免费给康就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消毒等。
4.数据填报与总结。一是机构定期公布全国各地、东莞疫情最新动态,并内部掌握“湖北籍”“湖南籍”等疫情严重地区户籍的同工及主要社会关系人的去向和身体情况,及时了解其动态。二是每天填报《东莞社工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信息表.》,并根据要求填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工、志愿者开展服务情况汇总表》、《东莞市疫情防控社工服务咨询热线》等。三是提交《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民政领域(东莞市社会福利中心)心理及情绪服务开展情况》并撰写《院舍(东莞市社会福利中心)防疫服务指引》。
5.全面动员一线开展疫情防控服务。一是开通电话热线,对居民求助“有呼必应”。累计开通社工服务咨询热线54条,通过电话热线,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上的防“疫”,用热线搭建起与居民的交流平台。二是社工组织志愿者一起进行入户走访,通过实地走访派发防疫册子,宣传防疫知识,赠送防疫用品,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以及目前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三是重点关注困难群体,为他们解忧虑送温暖。通过走访社区困难群众,包括高龄长者、残疾人等服务群体,宣传防疫工作的注意事项,提升他们的防疫意识,并为他们送上防疫物资,包括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针对对社区内孤寡老人或残疾人等重点跟进,组织志愿者协助照护及处理日常物资代购,多方联动解决生活难题。此外,社工还服务患者3人,服务隔离人群约800人。四是积极配合用人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助力服务最前线。如协助社区进行站岗登记,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并登记相关信息,协助常住外来人口办理社区出入卡并做好莞e申报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湖北返莞家庭里做好申报和居家隔离的工作等。五是关爱一线抗疫人员。为保证一线抗疫人员的工作顺利开展,缓解一线工作人员的压力,机构社工组织开展社区慰问防疫工作人员活动,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亲自煲的暖心糖水、凉茶,矿泉水、饼干、午餐等物资,传达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关爱。六是组织各种线上“抗疫”活动,针对宅家居民设计了不同板块的线上活动,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6.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是机构党支部贯彻落实东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加快惠企政策落实的实施办法》,从信贷、保险、减租、减负等方面解决企业、社会组织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其中,协助东城10余家企业购买口罩,协助复工复产;向东城108家企业免费推广微保、E路平安、平安乐业福、招商银行4份新冠肺炎保障,受益人数达21000人,为企业复工提供健康保障。协助3家社会组织申请免征或减征相应月份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缴费;协助2家社会组织申请免租;与先弘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开展残疾人帮扶公益项目,至少减免企业三分之二残疾人保障金,为企业减负。开展“优惠政策话你知暖企行动”,指导6家企业减免社保费与延期缴费。二是传送优惠企业政策。及时转发省、市有关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尽快恢复产能。如为东城21家企业采购口罩1万个,解决单一企业疫情防控物资“采购难、价格贵”等问题,使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力活动。如启动了“疫情当前,生活向前”云服务工作,协助受疫情困扰的338名来莞职工抗击疫情,安全复工;开设“舒心阳光24小时热线”,建立公益心理援助平台,让患者、医生和复产企业女职工、妇女儿童的负面情绪得以宣泄,从而引导其以理性思维、健康心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此外,引导残康中心残疾人、社区单亲母亲等积极参与“乐购东莞”活动,把相关的串珠、钻石画等手工产品透过“乐购东莞”进行直播带货,为483名服务对象增加创收。
(二)十周年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围绕“感恩十年 心手相牵”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机构的影响力。
1.十年服务照片评选。组织“印象普惠”十周年摄影作品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评作品109幅,最终选出35幅优秀作品,共发放奖励5500 元。
2.十年服务剪影。围绕项目篇、案例篇、人物篇进行收集和推送,讲述十年来与机构一起成长的点滴。累计收集和推送项目和案例16篇、十年忠诚功勋人物6篇、社工之声11篇、社工手记15篇。
3.“大爱无声”短信关怀。编辑机构十年感谢短信,发送关怀短信给入职5--10年同工家属,共发送95人,感恩同工家属对其从事社工行业的支持和对机构的信任。
4.加强媒体宣传。一是建立社区联络员微信群,与《今日莞事》栏目建立深度合作机制,设立“社区联络员”微信群并和东莞电视台合作。二是宣传品的制作,更新布置机构四面墙宣传栏,包括布置宣传栏、同工墙,图片资料,普惠简报制作等,便于各级领导参观与交流,促进其对机构的了解。
5.组织旅游和体检。一是筛选了19条路线,最终确定3条路线分批组织旅游,最终240参加,其中同工179人,家属61人。二是分批组织同工和家属进行体检,其中到东华医院76人,美年大健康112人,累计186人。通过旅游和体检,进一步扩大同工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同工对机构的归属感。
(三)机构服务管理平衡发展
1.服务监控不断加强。一是文书抽查。每月通过对督导和同工开展文书抽查,及时发现、整改,提高同工对档案的规范性、及时性。2020年,已对72人次督导人员、145名同工进行抽查并反馈其抽查情况。此外,将督导文书审批情况纳入其个人绩效考核成绩中,截止2020年12月已检查同工1841人次。根据所收集的反馈总结,督导与同工已逐渐对服务系统中的档案以及审批工作越来越重视。二是督导监管。每月收集和报送督导月报表,并抽取被督导同工进行电话访谈。2020年,共收集督导月报表386份,共抽查111次督导,访谈200名被督导同工。三是加强服务沟通。加强对一线服务点的走访,并做好与同工的及时沟通,给予他们有效的支援,及时掌握各服务点的基本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并及时处理。如岗位部2020年全年部门共走访服务点约25次,拜访用人单位约32次,与一线同工电话、QQ、微信等联络约420人次。其中市社会福利中心、桥头、禁毒、妇联、黄江等团队走访频率较高、日常沟通与交流较多。
2.组织基础和专项培训。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全年培训主要以基础培训和专项培训为主,全年共计开展入职培训7期,培训了68人次;组织督导人才培训16期,培训了71人次;同工参与外部培训118个,参与外部培训为546人次,申请培训资金8908.55元;其他自主培训14个,培训了126人次。此外,机构针对文书撰写规范和成效测评机制主题开展相关培训,机构层次培训督导人员2场;督导人员针对一线同工开展52场,其中个人督导形式22场,小组培训/督导30场。通过193份同工对机构2020年培训工作的满意度问卷分析,同工对于2020年机构培训工作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和很满意的占65.04%,一般满意占32.64%左右;认为培训后对工作非常有帮助和很有帮助的接近73.06%;对培训的内容设置、时间安排、培训环境及组织能力的满意度也较高,整体上比2019年略有提高。
3.评估与考核稳步提升。2020年,机构经历了机构综合评估、市直岗位评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评估、镇街评估累计46次,通过评估体系解读、疑难解答、材料复查和准备及结果复核、复评等方式指导、参与评估,总体上,各中心、各领域对于第三方评估体系、机构考核制度更加熟悉,应对评估工作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一是机构综合评估。最终评估成绩总分为 82.18 分,等级“良好”,比去年评估结果晋升一个等级。二是市直岗位评估。共参评22个服务点,“良好”4个,占18.18%;“合格”17个,占77.27%;“不合格”1个,占4.55%。整体上良好率下降,但合格率提高1倍左右;服务部分得分率高,但财务得分率较去年低,且社工缺岗直接影响评估结果。三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评估。2020年机构共有9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接受了第三方评估,达90分及以上的有1个,达80分及以上的有7个,达70分至80分的有1个,达80分及以上的中心有比例89%,比去年稍有提高。四是项目评估。共有3个项目接受6次评估,其中或者优秀等级1次,良好等级3次,合格等级2次。五是镇街评估。黄江岗位评估结果4个“良好”,1个“合格”,1个“基本合格”,除因为缺岗原因导致“基本合格”岗位外,总体上与去年持平;东城街道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岗位)评估中,梨川社区中心90.8分,花园新村中心84.3分。
4.开展牵手帮扶服务。一是继续开展民政部第二批牵手计划。牵手湖北省荆门市蓝天社工服务中心,上半年主要通过线上督导和资源链接服务,为牵手机构提供有关疫情防控下社工如何开展专业服务、牵手计划中期考核评估等督导服务;下半年赴湖北开展“牵手计划”实地工作1次,派出督导4人,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组织开展了3场专业培训,现场参与和督导了5次活动,对4名社工进行个人督导。二是参加携手奔小康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主要由黄江镇为牵头镇街,麻涌镇、道滘镇和望牛墩镇为协助镇街,对口昭通市彝良县发界安置点的团结、前进和扬帆社区。机构与当地昭通市泽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在本地聘请了3名社工开展服务。全年累计派出4名督导人员,实地督导2次,累计服务时间超过75天;社工开展小组7个、活动12场、走访建档161户、帮扶群众1800余人;组织开展培训76场。此外,还积极配合参加当地东西扶贫协作就业培训,共开展培训59场,约5758人次参与,助力东莞•昭通扶贫协作脱贫攻坚战。三是连续四年承接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伙伴同行”粤东西北地区青少年社区矫正帮扶计划项目。对清远和阳江两地市承接项目社工机构开展对口结对帮扶督导服务,2020年共派出2名督导人员,共开展实地督导12次,督导时数96小时,促进结对地市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发展,培育结对地市青少年社工人才成长。
(四)行政和财务水平逐步提升
1.规范制度建设。重新修订2版《社工手册》,内容修改了机构概况、机构简介、党支部简介、团支部简介、行政事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督导管理和联络表等内容;为规范机构公文格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机构公文处理的通知》;制定了《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普惠收支监测表》,要求会计每月填报各独立合同的财务使用情况,根据合同时间推进进度进行预警,避免超支情形出现;进一步优化了《公章管理与使用制度》。
2.做好人事管理。2020年,机构共到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进行2次校园招聘宣讲,参加了网络招聘会3次,发布招聘简章200余次;筛选人员查收邮件230份;面试工作中电话通知面试人员250余次;共招录了70名同工,收集新同工证件共80份,并录入系统;签订同工、护工合同152份。调岗、离职工作中,处理33次调岗事宜、办理离职148次;共辞退3名同工,并劝退6名不能胜任岗位的同工。整体上,人事招聘稍有好转,但长期缺岗的领域或岗位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3.做好服务宣传。2020年,机构依托微信公众号,共发稿609篇;通过机构网站,共发稿653篇;同时,与媒体建立关系,主动与记者联系23次,成功报道8次。全年共在包含报纸媒体、东莞阳光网、市区新闻频道,各类媒体刊发132篇;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媒体报道22篇,市级媒体报道27篇,镇街级媒体报道11篇。此外,编印了机构年报,制作了一批宣传刊物、折页、礼品,如布置宣传栏、同工墙,图片资料等,对机构进行了全面、及时的报道与宣传。
4.参与行业交流。为树立良好的行业关系,促进与行业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机构积极参加各类的活动。如接待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会长周小燕、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会长王志伟一行莅临参观指导;接待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 第二服务队队长一行参观等。此外,机构还参加各类政府活动、政府会议、慈善活动、研讨会、社工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日、参观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到韶关新丰捐赠图书及物资帮扶活动等。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1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