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 新闻频道 > 媒体报道 > 正文
社会建设应做好新老莞人融合(东莞时间网-东莞时报)
发文单位:行政部   作者:普惠编辑  更新时间:2011/8/4 21:32:22   浏览次数:2414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下午,由市社科联、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市社科院联合主办的《民间策论——东莞社会建设圆桌论坛》在市委党校举行。副市长成洪波出席论坛并讲话,他用“学习”“行动”“合作”三个关键词谈了他对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体会。

  论坛由市社科联主席王思煜主持。东莞报业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陆世强代表主办方致辞。论坛还邀请市民政局局长杨东如、市公安局副局长卢伟琪、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陈晓慧、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利伟中等领导以及专家代表、市民代表、网友代表、企业家代表等嘉宾出席。

  陆世强在致辞表示,在全市上下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之时,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人一要当好官意与民意的“连心人”;二要当好舆情与社情的“知心人”;三要当好决策与谋划的“贴心人”;四要当好幸福与和谐的“暖心人”。一直以来,《东莞日报》、《东莞时报》都非常关注民生民意的传达。在新一轮的社会建设进程中,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将一如既往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服务工作大局”作为新闻工作的着力点,畅通舆情汇集渠道、加强社情综合分析,在社会建设中争做合格的知情者、分析者、建言者。

  成洪波谈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

  学习 行动 合作

  成洪波用“学习”“行动”“合作”六字谈了他对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体会。

  他指出,社会建设是新事物,但在现阶段它具有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去学习,才能建立话语体系,否则很难交锋。东莞既要向改革开放30年来自己那种勇于探索勇于改革的做法学习,又要向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等有先进经验的地区学习。

  第二个关键词是“行动”,成洪波指出,东莞有一支实干的干部队伍。在新一轮的社会建设热潮中,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最后关键词是“合作”。成洪波指出,社会建设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合作”。首要建立政府与社会特别是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应该充分展示改善社会问题的决心和诚意,探索政府与社会组织结成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一个公共服务产品的做法。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也要加强合作。此外,政府还要推动社会合作,实现三社联动,即社区、社工以及社团三社联动。在东莞进行社区工作必须把驻社区的企业考虑进去,发挥企业在社区自治的积极性。

  议题

  “不能用考核经济建设指标考核社会建设”

  在社会建设上,东莞先行先试,社工组织的培育和发展走在前列。但因为社工普及率不高,社会对社工认识不足。社工的培训、薪酬设计、机构运营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成熟。

  如何普及社工,让社工机构更加成熟地运作?

  蒋君兵(市民代表)

  普通市民、中小企业主对社工了解不足,政府应该加强宣传社工,普及社工概念,让大家都有社工意识。

  池文华(社工代表)

  通过公益广告、短片等形式来提高大家对社工的认知度。社工服务应有一个评估系统,无论是对自我的评估还是接受第三方的评估,将社工工作公开化、透明化。

  赖志荣(市民代表)

  为什么会有社工离开?第一,社工缺乏归属感,这跟社工机构对一线社工的关心程度有关,用人单位并不是很认同社工。第二,薪酬体系得合理化。社工工资是不是要一刀切呢?我认为新老社工工作经验不等,业务能力有别,希望薪酬设计更加合理。此外,社工机构的财务并不透明,政府对社工也没有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第三,购买经费用于聘请香港的督导,效果不佳,语言沟通上有问题,文化习惯上也有差异,比如香港督导不明白社工为什么要睡午觉。

  周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博士)

  我们能用抓经济建设的方式抓社会建设,但不能用考核经济建设的指标考核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做人的工作,很难马上产生效果,政府需要给社会建设时间和空间。

  以前东莞是岗位社工,现在提倡由岗位社工转向项目社工,但有些岗位不适合项目化,比如司法社工、新莞人社工,做事情不能极端化,我们要根据部分岗位社工的特点,打造特色项目品牌。社工的发展要坚持社工进社区,培育社会组织,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

  社会人才的培养起点在高校,政府应该引导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假设政府不支持、不重视社工发展,高校自然不会重视。社会组织发展需要高级管理人才,目前东莞社会组织高级管理人才匮乏。社会组织的经费本来就很紧张,如果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由他们买单,经费会更加紧张,政府应拨经费培训社会工作高级管理人才。

  东莞社工发展处于转轨时期,如何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很重要。社会建设的大量工作都由社区管理人员参与,社区干部社会建设意识有待提高。

  吴飞(企业家代表)

  社会管理是个过程,可以通过新莞人自律和自我管理,让新莞人参与社会服务管理。政府可否组织专家,对东莞社会建设提出具体措施,保证东莞建设的可持续性。

议题

  “希望将来能引入素质培训”

  将外来人口更名为“新莞人”,创全国之先建立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在全省率先推行新莞人积分入户、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东莞推出一系列政策让新莞人享受东莞社会发展的成果。

  如何让新莞人参与东莞社会建设?

  张逵(网友)

  一个发达的人性化的城市,不仅提供一个生活学习、就业创业、消费娱乐的平台,它也应该是本着为“所有人”服务宗旨的城市。社工组织是一个平台,大家在里面是同一个身份,一起沟通交流融合。

  孙平(市民代表)

  新老莞人文化上存在差异,新老莞人就像生活在一平面里的两条平行线。应建立自治组织,让新莞人管新莞人。也应该开展一些新老莞人的共同活动,加强新老莞人的融合。政府重视新老莞人的融合。

  曾鑫国(政协委员、虎门镇台商协会副秘书长)

  入户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我不这样认为,对我来讲,心灵交流是最重要的。我觉得社会有两个心态,一个是弱势心态,一个是浮躁心态。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不是弱势群体在蔓延,而是弱势心态在蔓延。

  第二是浮躁心态,大家对生活目标都不满足。我认为幸福要从心开始,无论是社会治安、个人财富,说到底还是幸福不幸福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幸福感的话,社会建设就没问题。精神上平等是可以的。我们社会建设的方向,是心灵的幸福、精神上的平等,达到知足常乐。

  不要忽视互联网的作用。我讲个古龙武侠的故事,有两大高手决斗,一个高手把他的门户保护得密不透风,另一个高手把他的门户全部打开,最后赢的是打开门户的那个高手。把缺点全部暴露了,就不怕进攻。我觉得政府要有这个心态,掩饰敏感问题,反而乱了别人的思想。另外调解机制还要完善,社工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吴飞(广东宏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东莞是个海纳百川的城市,为新莞人就业、教育、入户提供了条件,在社会建设、新莞人的引导等多方面走在前面。但因为信息不对称,很多新莞人还不知道政府出台了哪些惠及他们的政策,政府应该做好信息普及。

  大量的流动人口给东莞社会治安带来严峻的考验。能不能通过居住证,建立新莞人网络管理档案,他们什么时候来莞,在哪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工作,对他工作、生活评价如何,都记录到网络档案中。通过详细的档案记录,激发流动人口自律。

  陈晓慧(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

  80%-90%新莞人都是产业工人,他们的素质是否能够让他们沉淀在这个城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我们是否应该给政府一些理解。

  东莞的产业结构不可能马上全都变成服务业,所有人不可能一下子都变成白领,大部分新莞人都是产业工人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在英国的时候,我有想过移民,一旦我提交申请,他们就给我一个免费的培训课程,这个培训是提高我对他们城市的认知度,提高我的归属感,告诉你在这个城市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从新莞人的素质教育抓起,把他们提高到真的对东莞的城市建设有实实在在的贡献,让他们沉淀下来,世世代代成为东莞的建设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引入发达国家的素质培训,这种培训应当由政府出钱。

  周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博士)

  要注重新莞人层次融入问题,改进制度设计,加快新莞人融入东莞。很多新莞人对东莞的概念来自东莞,容易把对工厂的不满转化为对社会的不满。建立新莞人服务中心,工人从招聘到离职都有社工负责,效果非常好。(吴金华 蔡嘉莉 实习生 茅哲源)

 

 

组织架构 | 机构简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版权所有 ©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09080924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运河东一路东城段48号河畔广场文鹏商贸楼212室 电话:0769-22602027 邮编:523000
建议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