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 普惠文化 > 社工理论 > 正文
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发文单位:马良 《残疾人研究》(京)2013年1期   作者:普惠编辑  更新时间:2014/12/22 11:33:00   浏览次数:2417

【英文标题】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Social Work for the Disabled

【作者简介】马良,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和弱势群体研究(杭州  310028)。

【内容提要】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残疾人观念的变迁,即残疾本身不是问题的全部和根本,关键是社会发展机会的公平性,直接带动了对残疾人问题的重新审视,推动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后期在社会政策和社会组织层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从残疾人服务视角衡量,不仅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实际的服务供给也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需求,特别是专业化的服务需要。21世纪,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关 键 词】残疾人社会工作/历史/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以往,人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往往与“残废”紧密联系,把残疾人看作是社会的“废弃者”,是“没有用的人”。由于社会“污名化”,直接导致残疾人在经济上被视为“累赘”,在社会地位上被视为“二等公民”,残疾人群体成为“受歧视和压迫的群体[1]”。目前,国内已经实现了理念上由“残废”向“残疾”的转变,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残疾人”和“障碍者”统称为残疾人或残障者。残疾人观念的变迁首先表现为主导性理论分析模型从纯粹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的变迁,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残疾人境遇的社会性理解。正是这种“残疾文化”层面的变动,残疾人社会工作才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同并得到迅速发展。

1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及其功能

1.1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专门针对残疾人群体提供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

这个群体包括残疾人个人、残疾人家庭、残疾人组织和其他相关社会性组织。残疾人社会工作不同于其他社会工作的分支领域。这种特殊性首先是由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残疾人不同于老年、儿童、贫困等社会弱势群体,往往是“多种”弱势的叠加。其次是由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残疾人群体涉及的年龄跨度大、残疾类别与程度不同,必然也就决定其遭遇困境的多元化和范围的宽泛性。再次是由服务过程的艰巨性所决定。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在具体服务输送中,经常会遭遇到“沟通”障碍,也很难“感同身受”,这对专业工作者是巨大的挑战。

1.2 残疾人社会工作不同于其他的残疾人服务

例如,残疾人社会工作不同于医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关注点在于残疾人的疾病和“医院”的工作场所,而残疾人社会工作更多注重社会生活的康复,更多注重机构和社区的工作场所。残疾人社会工作也不同于康复工程学,康复工程学主要致力于为残疾人提供特殊的辅助用具和用品,比较注重通过“技术性”手段来恢复残疾人社会功能,而残疾人社会工作则更注重“技术性”手段与文化认同相结合的手段,把职业康复和社会系统康复有机地结合起来。

1.3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激发其社会资本并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学有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视界,也可按这三个层次分析残疾人社会工作目标。宏观上残疾人社会工作要积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形成“亲和友善”的残疾人文化,这涉及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医疗康复保护、就业保护、教育保护、社会救助和无障碍设施规范政策等。中观上要大力培育发展残疾人的社会组织和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残疾人群体利益的表达要通过“组织力量”才能为社会所重视;同时,社会工作者从事专业服务也要依托非营利性的组织和机构。微观层面主要是残疾的预防和康复干预。残疾人社会工作在残疾风险知识普及和残疾服务对象的信息支持等预防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康复工作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在残疾人的医疗、教育、职业和社会四大康复领域中,社会康复是最高目标,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社会成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国早期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在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内开展的,1921年美国医务社会工作专家蒲爱德在北京协和医院创立社会服务部,最先把医务社会工作思想导入中国。上世纪40年代,产生了“中国盲民福利会”和“中华聋哑协会”等组织,但不久都夭折了[2]。中国内地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度中断。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社会政策和社会组织两个方面。

2.1 残疾人社会政策

残疾人社会政策覆盖了残疾人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社会保障和发展权利等领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基本法律,以其他相关法律条文和政策为补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社会政策体系。

2.1.1 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各项权益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在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现行《宪法》第45条都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1990年颁布、2008年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中对保障残疾人的各项平等权利都做出规定,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禁止歧视、侮辱和侵害残疾人。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律师法、劳动法、教育法、婚姻法和继承法等40多部重要法律中都有关于残疾人权利的具体规定。

2.1.2 实施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国家规划,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格局。1988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准实施了发展残疾事业的6个五年发展规划,全面制订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维权、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预防等各项任务目标。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制定了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1.3 许多省、市、县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优惠和社会照顾方面的社会政策。例如,2010年北京市和深圳市分别出台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暂行办法》和《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等。

2.2 残疾人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残疾人组织的发育和发展进程,1953年成立了中国盲人福利会,1956年成立了中国聋哑人福利会,1960年两会合并成立了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在“十年文革”期间,该协会的工作被迫停滞,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恢复工作。1984年成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宗旨是“弘扬人道主义、动员社会力量,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1988年3月11日,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和“国际残疾人十年”中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称“中国残联”)。中国残联集代表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为一体,这种“半官半民”的组织在特定“历史情景”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中国残联还成立了五个专门协会:中国盲人协会、中国聋人协会、中国肢残人协会、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等。同时,还要求在残疾人比较集中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等建立残疾人基层组织。中国残疾人组织体系在政府指导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具有很强的“政府公信力”。

同时,中国政府专门建立了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1993年建立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2006年这个机构更名为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组成单位达到38个。这样,我国就形成了从中央到基层、各部门互相配合的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组织体系。

具有很重要地位的还有非营利的残疾人服务组织的发展,包括残疾人家庭亲友会式的互助性服务组织、由社会精英和爱心人士创立的公益性服务组织等。

3 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权益”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目前还处于由“准专业和经验化”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部,除在上海和广东等社会工作的先行先试省(市)有一些残疾人社会工作之外,大部分地区的残疾人服务中还基本上没有导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与残疾人群体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要相比,无论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数量都严重不足。

3.1 总体服务需求旺盛

我国残疾人人口基数大且类别较多,对专业化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旺盛。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残疾类别的多样化,对残疾人服务“精细化”提出更高要求。

3.2 区域发展差异较大

残疾人服务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迫切需要提升基层社区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农村残疾人和城市残疾人在获得社会支持及各种生活、医疗条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例如,从特殊学校(班)的情况来分析,城市社区残疾人距离特殊学校(班)的平均距离是4.28公里,而农村社区的残疾人距离特殊学校(班)的平均距离为4.93公里[3],再加上农村道路和交通水平相对较低,这说明农村社区残疾儿童青少年获得平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比城市社区的儿童青少年要低。改变这种城乡不平衡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通过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机制创新,整合社区不同的“资产”来达成最具“适切性”的社区服务,使得残疾人的服务不仅注重“量”的区分,更加重视“质”的均等性。

3.3 需求与供给远未对称

残疾人的服务需要和实际服务供给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迫切需要提升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在残疾人需求服务的四大内容中,排第一位的是医疗服务的需求,高达72.78%,但是实际满足的却只占到35.61%;排第二位的是救助和扶持需要,有67.68%,但实际满足的只占12.53%;排第三位的是康复训练的需求,为27.69%,但实际满足的只占8.45%;排第四位的是辅助器具需要,为38.56%,但实际满足的只有7.31%[3]。很明显,残疾人的服务需要还远远没有达到有效供给性满足,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资源是关键,这就需要加大对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

3.4 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我国残疾人事业迅猛发展,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7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11年18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制度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保障,社会工作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例如,上海、广东等地的“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了政府公共管理的创新,成功地解决了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两个“瓶颈”——服务组织的发育和人才队伍的培育。

4 国际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对残疾人的有效服务需要三种不同但却具有同等重要的品质:①知识;②有效的实务技能;③自我意识和对自己的个人情感、体验、刻板印象、偏见以及对案主的可能影响的深刻洞察力。理想的实务必须包括以上所有三个品质[4]。国际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从“医学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近二十多年来联合国一直倡导这种模式的转型,有以下基本发展趋势。

4.1 理论层面的转型

迈克尔·奥利弗曾向人们警告:完全与理论知识无缘的实践经验尽管在维修汽车时管用,但在社会工作中却是十分危险的[5]。残疾人社会工作就是要把理论知识、实务技能和自我洞察力相结合,并且理论知识恰恰是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4.1.1 在致残原因的理论分析上,从个人责任理论转向社会责任理论。个人责任理论的前提隐含了“正常人”和“残疾人”的对立,一个人患有残疾只能是个人和家庭的不幸或悲剧;社会责任理论则强调无论先天性残疾或后天性残疾主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例如,近亲结婚而生出弱智儿,表面上是先天性的,实际上是父母优生优育知识的缺乏和社会有关科普宣传的不足,也是社会性因素造成的。

4.1.2 在残疾现象的理论分析上,从社会标签理论向社会照顾理论的转变。标签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贝克提出,强调弱势群体的偏差行为是强势群体妄加标签的结果,并直接导致弱势群体逐渐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社会照顾理论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社会信任关系的建立,关键要寻找“不正常”群体或行为在“当下生活情境”中的合理性,防止出现价值观的“侵入”现象,注重服务对象自我潜能激发,并在文化价值层面坚持多元化。

4.2 方法层面的转型

具体实务干预和服务的手段必须以理论为基础和依据。

4.2.1 在干预的目标分析上正在实现由供养理论向回归社会理论的转变。供养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从残疾人的生存“首位权”出发的,注重经济和物质层面的供养。国内对残疾人社会救助主要注重最低生活保障就是“供养理论”的实践样本。回归社会理论是“去机构化”运动的代表性理论,强调专业工作者和残疾人服务对象的互动,强调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系统的重建,要增加服务对象的“能力”并赋予其独立生活的能力,残疾人群体富有“生产力”,应当更多关注残疾群体的社会融入和社会责任等。回归社会理论和增能赋权理论在理论层面是相通的。

4.2.2 在直接介入模式分析上,由单一的个案模式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变。个案模式比较注重个体和家庭关系的介入,在实务干预上比较注重“专家权威”;而综合服务模式则更多从社会系统角度来反思对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更能坚持“整合资源提供有效差异性服务”的原则,这是社区康复理念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5 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策略

面对残疾人社会工作国际性的发展趋势,中国残疾人事业要积极发展本土化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把本土化和国际化有机结合起来。

5.1 确立新理念与新的发展方向

要确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新理念,把残疾人社会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多元中心治理机制下的新型残疾人社会工作。首先要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包括社会性企业等),以及市场企业等;其次要实现资源的多元化,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社会组织发挥辅助性作用,从各自的优势出发来拓展资源,更重要的是在“资源”的理解上不仅指人力、财力、物力,还要有“社会资本”。在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中,要正确处理政府、非营利性组织、残疾服务对象、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等多元要素之间的关系。

5.2 完善法律地位和法律框架

在不断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过程中,还要在法律框架中赋予民间残疾人服务组织以合乎其社会身份的法律地位,特别是对民间“草根性”组织身份的法律确认。其中还涉及法律和社会政策的配套,例如,国家关于民间捐助和民间组织社会募捐的优惠税收政策。

5.3 实现服务机制创新

残疾人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使得网格化的服务模式构建显得十分关键,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形成“多级”的网络服务体系。残疾人的社会服务机构建设和残疾人的社区服务是重点工作,要把残疾人社会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打造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层服务平台,建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残疾人工作的新局面。

5.4 加强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残疾人社会工作做为公共产品之一,政府和市场都有“失灵”的现象,政府要给予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下“强势政府”的局面,社会组织的发育是必由之路。同时,社会组织要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拓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人才高地”的竞争不可避免。对专业社会工作者要坚持“外引人才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提升职业化水平;对于志愿者要加强“奉献”和“激励”的统一性。在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必须加快培训、认证制度的建设。我国从2008年开始了全国范围统一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在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上迈出一大步,但是对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来说,还需要更专业的培训和认证制度。

5.5 制定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规划

要把残疾人社会工作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规划,以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就是以残疾人的能力建设为手段,激发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和融入度。要大力发展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应该更加注重“社区资产”,构建残疾人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Daniel P. Hallalhan and James M. Kaffman, Exceptional Learners: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00.52.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0-251.

[3]陈漭.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问题和政策选择.中国残疾人研究(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Juliet Rothman著.曾守锤、张坤译.残疾人社会工作.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

[5]王思斌.社会工作 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1.

组织架构 | 机构简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版权所有 ©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09080924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运河东一路东城段48号河畔广场文鹏商贸楼212室 电话:0769-22602027 邮编:523000
建议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