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 普惠文化 > 社工理论 > 正文
专业社会工作要适应新常态下的社会建设任务
发文单位:郭伟和 《中国社会报》   作者:普惠编辑  更新时间:2015/3/9 11:22:25   浏览次数:2249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部分继续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在其中提出“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这是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专门提出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部署。

我们观察到,这一部署是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紧密相连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依靠高投入、高能耗、结构重复、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依靠创新、节约、高效、环保、公平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降到7%以下,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结构、收入分配、单位能耗、环境影响都要实现全面改善。用适当的经济降速换取经济结构和品质的提升以及环境和民生的全面改善,这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积累后发展到的一个全新阶段,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民众呼声的新常态。在此新常态下,中国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建设呈现出新的机遇和思路。

新常态下的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相对于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但没有被压缩和削减,而且还获得了全面的重视和提升。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尤其是,政府强调社会福利制度要起到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比如,报告提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缴费率,对困境儿童、高龄和失能老人、重度和贫困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增加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等等。

我们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从业者要清醒地意识到,经济新常态带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新常态不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经济新常态要使得经济增长能够更加惠及民生,但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部门能否适应经济新常态,抓住机遇,则取决于我们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新角色、新功能、新定位的理解和实践。新常态下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要切实做到目标清晰、定位准确、服务高效、方便可及。我们要由过去那种锦上添花式的福利救济,转向一种切实瞄准和及时提供给社会特困群体和危急群体的福利服务,包括常规服务和紧急服务,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起到兜底作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参与权。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福利还无法走向普惠式福利,而是在社会保障体系预防风险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那些“漏网”的特困群体和危急群体的补救和保护机制。这样说,并不等于回到传统非常狭窄的“三无”对象救助模式,而是要扩展到所有家庭功能失调的各类特困和危急群体,并且要解脱单项社会救助和低保救助的资格联系机制,分别建立各自的瞄准机制、资格条件和救助标准,让最后一道社会保护安全网做到安全放心。这样,我们的民生改善就具备了多重保障机制,一个是靠家庭和个人的市场参与竞争,自我保障;第二是通过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个市场主体都有起点的公平;第三是通过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体系,为公民建立一个普遍的风险预防机制;第四是通过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瞄准那些家庭功能失调的特困和危急群体,提供最后的兜底保障。

可以预见,依托国家功能定位清晰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专业社会工作将能走出现在的个案辅导和小组活动的局限性,真正把社会困难群体的问题解决和功能恢复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相应地,专业社会工作的策略才可以得到更大拓展,可以协助现有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传递到目标群体,也可以协助目标群体合理地反映他们的需求和声音,促进社会政策的完善,还可以进行预防性社会工作,促进服务对象的能力提升和社会团结。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教授)

组织架构 | 机构简介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链接我们

版权所有 ©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备案号:粤ICP备09080924号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运河东一路东城段48号河畔广场文鹏商贸楼212室 电话:0769-22602027 邮编:523000
建议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浏览本网站 站长统计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